3月26日,电子技术课程组召开“AI赋能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副院长李卫国参加活动。
活动围绕AI技术应用、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展开深入研讨,课程组全体教师参与,是响应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的号召,落实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及“课堂教学质量巩固提升年”的具体举措,积极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
在专题报告环节,课程负责人曹宇介绍了电子课程AI赋能的建设成果,以学习通平台为依托,全面展示了AI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创新应用。通过AI智能出题、AI学伴互动和AI学情分析等核心功能,现场演示智能化教学工具在提升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实际效果。他还重点汇报了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图谱建设情况,详细论述知识体系结构化建设对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
课程组邢晓敏从实践创新的角度,分享备战省级智慧创新教学竞赛的宝贵经验。她详细阐述基于各学科专业背景下AI辅助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复杂案例教学设计思路,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实践路径,现场演示使用DeepSeek辅助完成优化教改申报书、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材料,为课程组教师提供了创新教学设计的参考范例。
经过深入研讨,课程组确立了下一阶段课程建设的四大重点任务。一是构建课程思政图谱;二是完善并更新复杂工程案例库;三是设计智能化任务引擎;四是实现学生多维成长画像描述,将有力推动电子技术课程的数智化升级。
李卫国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教研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充分展现了电子课程组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他指出,AI赋能教学不是赶潮流的应景之举,AI技术是解决目前诸多教学现实问题的有力武器,是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他号召,学院广大教师向电子课程组学习,直面变革、拥抱AI。他强调,使用AI技术的同时要清楚“AI是手段,不是目的” ,要在牢牢把握“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挖掘AI的应用价值,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在AI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为电子技术课程迈向新高度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电子技术课程组将继续深耕教学创新,持续完善“AI+教育”创新实践,为电气学科面向电力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曹 宇
初审:李卫国
复审:王 鹤
终审:杨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