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研第五党支部赴临沂开展“红色教育+技术赋能”联合共建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7-30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打造电研第五党支部“科研3+”党建特色品牌建设方案。7月22日至24日,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研第五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组织支部党员赴临沂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教育+技术赋能”主题共建活动,以“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实地研学激发创新动能、校企联动破解行业难题”为主线,将党建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党员使命。

活动首站,党员们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通过一幅幅历史影像、一件件革命文物,重温沂蒙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峥嵘岁月。在“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展陈前,支部党员张景昱表示:“老一辈革命者用生命诠释的忠诚担当,正是新时代电力人服务人民的动力源泉。”

(支部党员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

随后,一行人深入沂水县小庄村,实地考察全国首个零碳电力示范村建设项目。在光伏屋顶、储能电站和智慧微电网示范点,党员们与驻村电力工程师深入交流,探讨分布式光伏消纳”“农村电网韧性提升等技术难点。支部党员王传辉感慨:看到农户屋顶的光伏板真正转化为收益,更坚定了我们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

(支部党员参观小庄村光伏电池板)

(支部党员同技术人员深入交流)

为聚焦前沿科技的学习调研,党员们赴国网临沂供电公司河东生产基地,参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高弹性集群示范项目。在10千伏配网柔直互联装置前,企业技术专家详细讲解了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等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支部党员韩超同电网技术专家在“风险量化的概率优化调控技术”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

(支部党员参观河东生产基地)

从沂蒙革命纪念馆的峥嵘岁月到“零碳示范村”的振兴图景,从能源大数据中心的数字脉动到高弹性集群项目的创新前沿,党员们以红色精神为根、以技术攻关为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厚植信仰之基,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激发创新之力。

此次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研第五党支部赴临沂开展“红色教育+技术赋能”联合共建活动,既是一次校地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深度联动,更是一次打造“科研3+”党建品牌助力研究生党员综合能力有效提升的实践探索。接下来,电研第五党支部将继续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把红色精神的感召力转化为科研攻坚的行动力,推动 “红色教育铸魂、技术赋能增效、党建科研融合” 走深走实。


 来源:电气工程学院

编辑:邴起晗

初审:陈恒阳

复审:兰 阳

终审:杨 茂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