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

作者: 时间:2021-03-14 点击数:

1、团队简介

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依托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电力系统规划及运行优化、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分析、大规模风电联网运行分析、风电/光伏发电运行控制、大规模储能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团队拥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团队重视对外交流合作,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伯明翰大学、卡迪夫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方)合作与交流项目),团队成员分别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国史翠克莱德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等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留学与研修。

2、团队负责人

穆钢,男,生于1957年3月,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电力大学)主任,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和大规模风电联网的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东北、西北主要风电基地和多个电网调度中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能源低碳发展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项,主持国家“973计划” 项目课题1项,主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先后获首批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4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09)、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国家教学名师(2009)、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5)和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2009)等称号。



3、团队成员

严干贵,男,生于1971年12月,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电力大学)常务副主任。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联网运行分析、规划与控制、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可控负荷特性分析与利用等方向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集成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2、第6),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二等奖2项(排名第2,排名第3),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100余篇。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评为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IEEE可再生能源系统集成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设备》等期刊编委;吉林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肖白,男,生于1973年,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吉林省电工技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超高压专委会委员。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吉林市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东北电力大学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作为课题的东北电力大学方面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以及横向项目10余项。获国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吉林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规划、空间电力负荷预测、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发电。

安军,男,生于1978年8月,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7年7月至10月公派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大学进行研修学习;2013年5月-2014年6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访问学者。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选(第三层次)、东北电力大学东电学者第二层次人选、东北电力大学教学名师。IEEE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人工智能及电气应用专委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能源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电力系统动态仿真验证、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国网总部科技项目1项,其他电网公司项目8项;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0余篇。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分别排名1、4、5)、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东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Applied Energy、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JPE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网技术》等期刊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电力系统动态仿真验证、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崔杨,男,生于1980年,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1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访问学者,“东电学者”二层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3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横向科研课题5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以第一完成人发表EI期刊论文50余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件。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分析与保护控制,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运行控制及联网消纳调度关键技术。

杨茂,男,生于1982年,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能源并网与运行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电力大学东电学者首批第三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EI检索期刊论文4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微网优化调度,风电机组变桨控制等。

李军徽,男,生于1976年,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2年博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英国史崔克莱德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委员,IEEE PES智能电网与新技术委员会(中国)能源信息社会系统分委会常务理事,《电工技术》期刊执行编委,Associate Editor of CSEE JPES。主持省部级、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7件。主要研究方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评估、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风电/光伏联网运行控制与规划。

刘洪波,女,生于1973年,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07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曾在英国巴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英国国家电网工作。作为东北电力大学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参与的研究工作曾获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要研究方向:基于轨迹及轨迹灵敏度的电力系统动态分析;电力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分析;网损分析,阻塞管理,输电费用计算。

于东民,男,生于1991年,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6年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先后参研了英国国家电力公司课题1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如清华-巴斯户用储能系统容量配置课题,发表EI/SCI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能源互联网,需求侧管理,多能互补、电能替代等。

钟诚,男,生于1985年,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4年毕业与中国农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科科学基金联合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吉林市电力电子及配套产业协会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EI/SCI检索论文14篇,授权发明专利。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化电网物理-信息建模;新能源柔性并网控制;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多变流器协同优化控制。

王健,男,生于1982年,博士,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6年于华北电力大学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参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发表SCI/EI期刊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大规模风电联网运行分析与仿真。

黄亚峰,男,生于1979年,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4年博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2017-2019前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未来能源电力电子中心(FEEC)访学博士后研究。主持吉林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1项,作为主研人参与 “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0余篇(EI检索6篇)。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发电技术与智慧能源。

杨玉龙,男,生于1986年,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6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承担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2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风电并网消纳。

张利伟,男,生于1983年,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4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发表SCI/EI期刊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负荷建模与智能调度、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

陈海鹏,生于1983年,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5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访问学者,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三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项,近年来发表在物理学报,电子学报发表SCI,EI 检索文章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压缩感知技术。

段双明,男,生于1984年,博士,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8年博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主持吉林省科技厅项目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要研究方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联网运行控制(电力电子变流器控制),电化学储能联网运行控制(储能变流器控制、电池管理),装置研发(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开发)。

蔡婷婷,女,生于1981年,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19年于华北电力大学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发表SCI/EI期刊论文4篇。主要研究方向:新能源发电联网运行分析、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孙黎,女,生于1983年,博士,实验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20年博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5篇。主要研究方向:含直流的电力系统系统稳定运行与控制。

朱星旭,男,生于1989年,博士,讲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20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发表SCI/EI检索论文6篇。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

张薇,女,生于1987年,博士,讲师,微通电力系统科研团队成员。2020年博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11月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学术交流3个月。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SCI/EI期刊论文5篇。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负荷时空演进规律分析。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版权所有